投資狗

加密貨幣交易所專業術語解說

加密貨幣交易所專業術語解說

針對用戶在交易所中常遇到的各種名詞進行說明和一些注意細節,文章內容過長,不會一次性更新完成,會在後續不斷保持內容更新,歡迎大家關注收藏。

加密貨幣 (Crypto)

加密貨幣(Cryptocurrency)是一種以數位或虛擬形式存在的貨幣,利用加密技術來保護交易安全,並控制新單位的生成。與傳統由中央銀行發行的法定貨幣不同,加密貨幣通常具有去中心化、安全性高和全球流通等特点,透過區塊鏈技術運作。區塊鏈是一種分散式帳本,記錄了所有使用該加密貨幣進行的交易。這意味著交易記錄分佈在全球多個電腦系統中,增加了透明度和安全性。以下是通俗易懂的解析:

1. 基本概念‌

數位形態‌:加密貨幣沒有實體,只存在於網路中,透過電子錢包儲存和交易。

去中心化‌:不由政府或銀行控制,而是依賴全球電腦網路(區塊鏈)共同維護。

加密技術‌:使用複雜的數學演算法(如區塊鏈和雜湊函數)確保交易安全和防偽。

2. 核心運作原理‌

區塊鏈‌:相當於一個公開的“數位帳本”,記錄所有交易。每筆交易打包成“區塊”,按時間順序鏈接,不可篡改。

挖礦‌:參與者用算力解決數學難題,驗證交易並維護網絡,獲得加密貨幣作為獎勵(如比特幣挖礦)。

私鑰與公鑰‌:每個使用者有唯一的私鑰(類似密碼)與公鑰(類似帳戶地址),保障資產安全。

3. 常見類型‌

比特幣(BTC)‌:首個加密貨幣,定位為“數位黃金”,總量固定2100萬枚。

以太坊(ETH)‌:支援智能合約,可建構去中心化應用(如DeFi、NFT)。

穩定幣‌:如USDT,與美元掛鉤,價格穩定,常用於交易避險。

其他幣種‌:萊特幣(LTC)、狗狗幣(DOGE)等,各有特定用途或社群文化。

4. 實際用途‌

投資/投機‌:價格波動大,吸引投資人低買高賣,但也伴隨高風險。

跨國支付‌:繞過傳統銀行,快速轉帳且手續費低(例如以XRP匯款)。

去中心化金融(DeFi)‌:無需銀行即可藉貸、理財,透過智能合約自動執行。

數位所有權‌:NFT代表藝術品、遊戲道具的獨特所有權,儲存在區塊鏈上。

5. 風險與爭議‌

價格波動‌:一天內漲跌20%很常見,可能暴富也可能血本無歸。

監管風險‌:各國政策不一,部分國家禁止交易或徵稅,可能導致市場震盪。

安全漏洞‌:交易所可能被駭客攻擊(如Mt. Gox事件),個人錢包私鑰遺失無法找回。

能源消耗‌:比特幣挖礦耗電量龐大,引發環保爭議,部分轉向綠色能源。

幣圈

幣圈‌(Cryptocurrency Community)是圍繞加密貨幣、區塊鏈技術及相關經濟活動形成的特定生態圈層,主要由投資者、交易者、礦工、開發者、專案方以及相關媒體等參與者所構成,其核心特徵包括:

數位貨幣聚焦‌:以比特幣、以太幣等加密貨幣為核心標的,涵蓋交易、投資、技術開發等領域‌。

去中心化理念‌:依托區塊鏈技術實現無需中心化機構介入的金融活動(如DeFi、NFT)‌。

投機與創新並存‌:既有短期投機炒作(如山寨幣、ICO),也有底層技術創新(如Layer 2、AI Agent)‌。

幣圈主要組成與運作模式

1. ‌核心參與者‌

投資者/交易者‌:透過交易所(如幣安、OKX)買賣加密貨幣,追求套利或長期持有‌。

專案方與開發者‌:發行代幣(如ICO)或建構區塊鏈應用(如智慧合約、NFT平台)‌。

中介服務機構‌:包括做市商、交易所、KOL及媒體,負責資產流通與市場推廣‌。

2. ‌關鍵運作環節‌

價值創造‌:技術創新(如比特幣的PoW機制、以太坊的智慧合約)推動實際應用‌。

價值發現‌:VC投資、市場交易實現資產定價,挖掘潛力項目‌。

價值流通‌:透過多層次銷售網絡(從一級市場私募到二級市場散戶交易)完成代幣流轉‌。

3. ‌常見活動形式‌

炒幣‌:低買高賣賺差價,依賴價格波動性獲利‌。

挖礦‌:透過算力維護區塊鏈網絡,獲取代幣獎勵(如比特幣挖礦)‌。

生態建置‌:開發DeFi協議、遊戲或社群平台,擴展加密貨幣使用場景‌。

加密資產 (Cryptocurrency)

加密資產(Cryptoassets)是指主要依賴加密技術和分散式帳本技術(如區塊鏈)的數位資產,它們以數位形式存在,利用加密技術確保交易的安全性和資產的完整性。以下從多個維度解析其本質與運作:

1. 核心定義與特點‌

數字化本質‌:無實體形態,完全依賴代碼和網路運行。

去中心化‌:無單一機構(如銀行或政府)控制,由全球節點共同維護。

加密安全‌:通過非對稱加密(公鑰/私鑰)和哈希算法保障交易不可篡改。

稀缺性設計‌:多數加密資產有發行上限(如比特幣總量2100萬枚),模仿黃金稀缺性。

2. 技術基礎:區塊鏈如何運作?‌

分散式賬本‌:所有交易記錄在公開的區塊鏈上,全球節點同步更新。

共識機制‌:

工作量證明(PoW)‌:比特幣使用,依賴算力競爭驗證交易(挖礦)。

權益證明(PoS)‌:以太坊2.0採用,按持有代幣數量與時間分配驗證權。

智能合約‌:以太坊等平台支持自動執行的代碼協議(如自動放貸、NFT發行)。

法幣 (Fiat money)

法幣‌(法定貨幣)是由‌政府發行並強制流通‌的貨幣,其價值依賴國家信用和法律背書,而非實體資產(如黃金、白銀)。例如人民幣(CNY)、美元(USD)、歐元(EUR)等均屬於法幣。 ‌

在幣圈中,「法幣」常指與加密貨幣兌換的傳統貨幣:

法幣交易對‌:交易所支援以USD、EUR等購買BTC/ETH(如幣安的BTC/USDT)。

穩定幣錨定‌:USDT、USDC等1:1掛鉤美元,充當加密市場的「法幣替代品」。

出入金管道‌:用戶透過銀行轉帳或信用卡將法幣儲值至交易所,再兌換為加密貨幣。

穩定幣 (Stablecoin)

穩定幣‌是一種透過特定機制維持價值穩定的加密貨幣,通常與法定貨幣(如美元)、黃金或其他資產掛鉤,旨在解決傳統加密貨幣的高波動性問題,主要特徵包括:

價值穩定機制‌:透過資產抵押、演算法調控等方式維持價格錨定(如1 USDT ≈ 1美元)‌。

降低波動風險‌:相較於比特幣等波動性資產,其價格波動幅度極小,適合交易、支付及儲值‌。

合規與去中心化並存‌:部分穩定幣由中心化機構發行(如USDT、USDC),需依賴銀行儲備;另一些採用去中心化抵押(如DAI)或演算法調節供應量‌。

穩定幣的主要類型

法幣抵押穩定幣:由法定貨幣作為儲備支持,每發行一枚穩定幣,發行方都會持有等值的法定貨幣作為儲備。例如,USDT(Tether)和USDC(USD Coin)均與美元1:1掛鉤。

加密貨幣抵押穩定幣:以其他加密貨幣作為抵押品發行穩定幣,通常採用超額抵押的方式,以應對抵押資產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。例如,DAI是由以太幣(ETH)等加密資產超額抵押產生的穩定幣。

演算法穩定幣:不依賴任何抵押資產,而是透過演算法和智能合約自動調節穩定幣的供應量,以維持其價格穩定。

穩定幣的核心功能與應用場景

交易媒介‌

在加密貨幣交易所中作為中間貨幣,避免頻繁兌換法幣的摩擦成本(如BTC/USDT交易對)‌。

提供流動性池支援去中心化交易(如Uniswap中的USDC/ETH池)‌。

支付工具‌

跨國轉帳:透過區塊鏈網路實現快速、低成本的國際支付(如USDC跨境匯款)‌。

日常消費:部分商家接受穩定幣支付商品或服務‌。

降低波動性

在加密貨幣市場中,穩定幣為投資者提供了避險工具,幫助他們在市場波動時保持資產價值穩定。

交易所 (Exchange)

加密貨幣交易所‌是提供數位資產買賣、兌換及管理的線上平台,透過連結買賣雙方實現交易,並依托技術手段保障安全性與流動性‌。其核心功能包括:

交易執行‌:支援用戶以法定貨幣(如美元、人民幣)或其他加密貨幣兌換目標資產(如比特幣、以太幣)‌。

價格發現‌:透過訂單簿機制(買/賣單匹配)形成即時市場價格,反映供需關係‌。

資產管理‌:提供錢包服務儲存資產,部分平台支援質押、借貸等增值功能‌。

流動性保障‌:撮合高頻交易,降低市場摩擦,確保用戶快速成交‌。

主要類型與代表平台‌

中心化交易所(CEX)‌ 由單一實體經營,依賴中心化伺服器管理資金和訂單,交易效率高但有託管風險。 ‌

去中心化交易所(DEX):基於智慧合約運行,用戶自主保管資產,交易透明但流動性相對較低。 ‌

手續費優惠

手續費優惠‌是加密貨幣交易所透過特定機制降低用戶交易成本的策略,旨在吸引新用戶、提升交易活躍度或增強平台忠誠度。其核心形式包括以下類型:

1. 新用戶專屬減免‌

註冊獎勵‌:新用戶透過推薦碼註冊可享手續費減免(如幣安輸入推薦碼可獲現貨交易費20%折扣)‌。

首單優惠‌:部分平台對首次交易提供0手續費或階梯式減免‌。

2. 付款方式折扣‌

平台幣抵扣‌:使用交易所原生代幣(如BNB)支付手續費可享折扣(幣安使用BNB支付手續費可減免25%)‌。

穩定幣優惠‌:部分交易對(如BTC/USDT)使用穩定幣結算時費率較低‌。

3. 交易量/持倉激勵機制‌

VIP等級制度‌:依用戶交易量或BNB持倉量提升VIP等級,最高可享現貨交易費低至0.015%(幣安VIP9級)‌。

流動性貢獻獎勵‌:作為Maker(掛單方)提供流動性時,手續費率低於Taker(吃單方),甚至可獲返傭(如幣安Maker費率最低0%)‌。

4. 活動與返傭機制‌

限時促銷‌:定期推出特定交易對(如合約、槓桿)的階段性手續費減免活動‌。

邀請返傭‌:邀請新用戶註冊並交易,邀請人可獲得被邀請人手續費的20%返傭(幣安返傭機制)‌。

手續費優惠的實際影響‌

降低交易摩擦‌:透過減免或返傭,用戶高頻交易成本顯著下降(如現貨交易費從0.1%降至0.08%)‌。

增強平台黏性‌:結合BNB持股、VIP等級等設計,推動用戶長期留存並參與生態建置‌。‌

Taker和Maker

Taker(吃單方)與Maker(掛單方)‌是加密貨幣交易所中區分交易者角色的核心概念,二者根據訂單執行方式及對市場流動性的貢獻劃分,直接影響手續費率及交易策略。

核心定義‌‌

Maker(掛單方):提交‌限價訂單‌至訂單簿,為市場提供流動性的交易者(如設定低於市價的買單或高於市價的賣單)。

Taker(吃單方):以目前市價‌立即成交‌訂單,消耗市場流動性的交易者(如市價買進或賣出)。

運作機制與範例‌

Maker(掛單方)的流動貢獻‌

場景‌:用戶A在比特幣市價30,000美元時,掛出‌限價買單‌29,800美元(低於市價)。

結果‌:訂單進入訂單簿,成為流動性供給方。當市場下跌29,800美元時,用戶B的‌市價賣單‌與用戶A的訂單成交,用戶A為‌Maker‌,用戶B為‌Taker‌。

Taker(吃單方)的流動消耗‌

場景‌:用戶C直接以目前市價30,000美元買入ETH,立即與訂單簿中已有的賣單匹配。

結果‌:用戶C的訂單標示為‌Taker‌,需支付更高手續費。

對交易策略的影響‌

高頻交易者‌:傾向於成為‌Maker‌,透過掛單賺取返傭並降低頻繁交易成本。

大宗交易者‌:可能選擇‌Taker‌以確保快速成交,儘管手續費更高。

套利機會‌:利用不同交易所的Maker-Taker費率差異進行跨平台套利。

KYC (Know Your Customer, 實名認證)

KYC‌(‌Know Your Customer‌,即「了解你的客戶」)是金融機構及特定產業用於驗證客戶身分、評估風險的核心合規機制,旨在防範洗錢、恐怖主義融資等非法活動‌。

基本要求‌

透過收集客戶的身份證明(如身分證、護照)、職業資訊、資金來源等數據,確認帳戶持有人及受益人的真實性‌。最早由巴塞爾銀行監理委員會於1988年提出,現為全球金融監理的通用標準‌。

應用場景‌

傳統金融:銀行開戶、貸款核准、跨境匯款等場景需提交職業證明、收入流水等文件‌。

加密貨幣交易所:用戶註冊時需完成實名認證(如上傳身分證、人臉辨識),部分平台要求提供地址證明‌。

電商平台:亞馬遜等平台對賣家進行資格審核(如公司註冊文件、稅務證明),防止詐欺交易‌。 ‌

核心流程‌

身分驗證‌:提交政府核發的有效證件(身分證、護照)及生物辨識資訊(人臉辨識)‌。

背景調查‌:核實職業、收入來源、交易目的,評估是否有高風險行為(如頻繁大額轉帳)‌。

持續監測‌:對帳戶交易動態跟踪,發現異常活動(如短期內資金進出規模激增)時觸發二次審核‌。

主要目的‌

風險控制‌:辨識並阻斷洗錢、逃稅、恐怖主義融資等非法資金流動‌。

合規要求‌:符合各國監理機關(如香港金管局、美國FinCEN)對金融機構的強制性規定‌。

用戶保護‌:降低虛假帳戶、盜用身分等安全風險,保障合法用戶權益‌。

出入金

出金‌與‌入金‌是金融交易中資金流動的核心操作,指用戶將資金‌存入(入金)‌或‌提取(出金)‌至交易帳戶的過程,廣泛用於銀行、證券、加密貨幣交易所等場景。

入金:將資金(法幣或加密貨幣)存入交易帳戶,‌外部 → 帳戶‌ 銀行轉帳、信用卡儲值、鏈上轉帳等

出金:將資金從交易帳戶提取到外部錢包或銀行帳戶,‌帳戶 → 外部‌ 提現至銀行卡、轉出至鏈上錢包等

應用場景與操作流程‌

1. 入金(Deposit)‌

適用場景‌:

向交易所帳戶充值以進行交易(如購買比特幣)。

為槓桿或合約交易追加保證金。

操作流程‌:

選擇管道‌:透過銀行轉帳、信用卡、第三方支付(如支付寶)或區塊鏈轉帳(如BTC位址)。

確認資訊‌:輸入金額、收款地址(加密貨幣需核對鏈類型,如ERC20或TRC20)。

完成驗證‌:部分平台需完成KYC認證或簡訊/信箱二次確認。

範例‌:

幣安用戶透過銀行轉帳存入美元(USD),或寄比特幣到BTC地址。

2. 出金(Withdrawal)‌

適用場景‌:

將獲利或資產轉至個人錢包長期持有。

提取資金至銀行帳戶用於日常消費。

操作流程‌:

選擇目標‌:指定外部錢包地址(加密貨幣)或綁定銀行帳戶(法幣)。

輸入金額‌:需注意最低出金額度(如幣安BTC單筆最低0.0005 BTC)。

支付手續費‌:加密貨幣出金通常依鍊網收取(如ETH出金需支付Gas費)。

範例‌:

從Coinbase提現USDT至MetaMask錢包(需選擇ERC20網路並支付Gas費)。 ‌

手續費‌:

入金‌:加密貨幣可透過電匯、p2p、信用卡及第三方支付等方式入金,信用卡入金需收取手續費。

出金‌:法幣出金以金額比例收費(如幣安USD出金0.1%),加密貨幣出金按鏈固定收費(如BTC網路約0.0005 BTC)。

時效性‌:

法幣‌:銀行轉帳需1-3工作日,信用卡入金即時到帳。

加密貨幣‌:鏈上轉帳速度取決於網路壅塞狀況(如BTC約10分鐘-數小時)。